星星微茫,凝聚成光。在荊州水務集團,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奔波在生產、搶修、水質保障等供水一線,捕捉每一個精彩瞬間,記錄每一個溫馨時刻,定格每一個感人畫面。他們以文聚力,以筆為援,用自己的方式助力戰(zhàn)疫,抗鼎而行,他們就是荊州水務集團的宣傳隊員。
李美星,荊州水務集團宣傳編輯,從事攝影、撰稿、排版工作多年,有著非常豐富的實踐經驗。
疫情爆發(fā)后,她的愛人報名加入了荊州紅十字會志愿者團隊,每天早出晚歸,非常辛苦。父親年邁,身體欠佳,需要她照料;孩子尚小,遠程學習,等待她輔導;日常起居,繁雜事務,全由她操作持勞。即便如此,她依然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投身到疫情期間的宣傳工作中。人手不足她就主動請纓,沒有通行證她就自行證明,缺少車輛她就選擇步行。水廠車間、施工工地、搶修現(xiàn)場到處留下了她的足跡,夜深人靜她還一個人在辦公室里撰寫報道、挑選圖片、剪輯視頻。在撰寫《心中有光》宣傳報道時,為了捕捉水廠堅守人員真實的工作場景,她從早上8點一直跟拍到第二天凌晨5點。冷了,就喝杯熱茶暖暖身體;累了,就找個角落倚墻而坐。那一夜的徹夜不眠,同事們無不被她的執(zhí)著感動。
嚴瑾,一位90后小姑娘,性格活潑開朗,思維開闊活躍。疫情期間,為協(xié)助做好宣傳工作,她不講條件、不懼困難,多次趕赴現(xiàn)場跟拍采訪。
2月24日,為了將荊水人敬業(yè)奉獻的精神清晰完整的呈現(xiàn)出來,她隨同水質檢測人員一同踏上了水樣采集的征途。一天的時間,輾轉奔波到公安、松滋等4個縣市,8座水廠。一路上,她時刻保持著昂揚的工作狀態(tài),從每個路口的車輛通行盤查,到每條街道的體溫測量、信息登記,再到每個水廠的取樣過程,她都無一遺漏,生怕錯過了每一個寶貴的畫面。
就這樣,一個來回歷時10個半小時,行程350公里,嚴瑾拍了上百張圖片、30余段視頻,舉著的設備的雙手幾乎不曾放下,哪怕是胳膊酸脹麻木?;氐郊抑?,已經是晚上9時,即使這樣,疲憊不堪的她又一頭扎到策劃、寫稿、剪視頻等一系列的工作中,那天注定也是她一個不眠之夜。
文字編輯工作者,勞心苦力,卻又不著痕跡,屬于明輕暗重的創(chuàng)造性工種。胡靖萱,就是一名在防疫后方奮戰(zhàn)了40多天的美工編輯。她的主要工作是為微信文稿進行排版、推送,將水務人所有的精彩、勵志和感動,以良好的視覺效果清晰地呈現(xiàn)在讀者面前。
面對繁重的編輯任務,胡靖萱不敢有絲毫的懈怠。每篇文章她都會將所需圖片一一處理好,選擇和主題相符合的風格素材,調整布局、段落格式和素材顏色,編輯完后發(fā)給同事征求意見,再根據(jù)大家的建議對圖文不斷修改完善。一篇報道從開始編輯到最終定稿,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,期間還要仔細記錄每個人的修改意見,再通過調整、比對,給出最合適的方案。有時候,靈光乍現(xiàn)的一瞬間,精益求精的她,又要全部推翻。
長時間坐在電腦前編排設計,讓她經常感到眼睛干澀、肩頸酸痛,她也往往只是滴下眼藥水,活動一下筋骨,然后又伏身案頭,繼續(xù)投入到海量的工作中,好多次的推文,都是在熬夜至凌晨之后推出來的。
杜貴峰,此次“抗擊疫情、保障供水”宣傳報道工作的具體負責人。為了將荊水人危難之際挺身而出、英勇奮戰(zhàn)的感人事跡以饗讀者,他40余天來一直堅持在戰(zhàn)斗的后方。
為了抓亮點、找線索,他隨時和一線人員保持著密切聯(lián)系,一得到信息,無論白天還是夜晚都會趕到現(xiàn)場,拍照、采訪、撰稿、編排,每天從早到晚忙個不停。1月25日,清風苑賓館(荊州小湯山)恢復供水的當天,他冒著寒風細雨,在現(xiàn)場一呆就是五個多小時,拍下了大量荊水人與時間賽跑、同疫情抗爭的寶貴圖片。回到家中后他也顧不上休息,抓緊構思和撰寫新聞稿件。經過一遍又一遍的反復修改,當最后一個詞語落定時,已經是第二天的凌晨5點。
類似這樣的工作,他和他的同事每天都在一遍遍的重復著,沒有重復的是他們筆下的各類事跡與鏡頭前的各樣人物。
在荊州水務集團,哪里有故事,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。白天采訪,夜間趕稿,披星戴月成了他們抗疫路上的鮮明注腳。在他們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,疫情期間,公司已對外宣傳報道30余篇,其中多篇被省、市,甚至國家級媒體刊載,為展現(xiàn)"以水為本,達善社會"的企業(yè)理念,營造"萬眾一心,阻擊疫情"的輿論氛圍作出了應有的貢獻。